
“前佛后佛只言其心,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;心外无佛,佛外无心。若言心外有佛,佛在何处?”前佛后佛也可以说前念后念,前际后际,这就是前佛后佛,只讲心,不讲相。凡人总讲古佛怎样怎样,浮想联翩,特别是阿含部里面,对小乘根机的人讲,多少劫以前的佛是什么样子,以前的人是什么样子,只讲相,不讲心。我们此处只讲心,不讲相。前佛后佛只讲心是什么样的,前佛的心是什么样的,后佛的心是什么样的。最后我们总结出来一看,前佛后佛,心是一样的。万佛归心,八百万劫以前和八百万劫以后的心是不变的,是一样的。十方三世一切千千万万的佛、千千万万的芸芸众生到底有多少啊?太多了。最后归结到他的心,佛心,自心是一样的。即是有差别的相,但是没有差别的心,心是一样的。所以金刚经中说,一切贤圣所显的一切相,所做的一切,所注重的一切作为,虽然相不一样,可能他在东边干,他可能在西边,但是其本心是一样的。前佛后佛只言其心,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;心外无佛,佛外无心。如果你认为心外有佛,佛在何处?心外既无佛,何有佛见?这是疑问。若言心外有佛,佛在何处?“心外既无佛,何起佛见?”佛见,其实就是我见,人见,众生见,寿者见。
——《禅修开示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