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自心本来自性清净而为体,最初一念无明妄起而有无明,有其染心,即心体中自性清净而有无明,清净心里面包含着无明。这一点很重要。本来的清净心与无明染心,是以一体而出现的。道家说太极生两仪,两仪是阴阳。佛家也生两义,一是真如二是无明;一是觉二是不觉。也就是说,在最初的一念当中,在我们自性清净外面就有了无明。就像太极最初的混沌状态,啪!一分为二,阴阳两极出来了,太极是阴阳两面的结合体。我们自性清净心也与无明染心相伴。但是这个染心与清净心是有区别的,不能说是一样的,虽然他是一体出现,但是他是有区别的。染心、无明是可以破的,可以空的,可以破掉的,但是真如、自性清净无有可破,是常恒不变的,无有可破。无明是变化的、无常的,而真如、自性清净是常恒不变的。他俩虽然有不同的二义,但是他俩又是一义,他们也是非一非异的关系。
我们成天修证,证什么?证的是清净心,要证出一个清净心来,清净心是个什么心?根本就没有这么个东西,这个心里面没有清净心这么个东西,所生长的一切心念都是妄心。所谓的清净心就是破除一切妄心,就是清净心。清净心只讲破不讲立,无纤毫之立,不讲立,清净心中不能立一法,无有一法可立,但有万法可破。所以这个清净心其实就万法的显现,一切万法显示是自清净心表达出来。破掉万法,是不是就破掉了清净心、真如心呢?不是这样的。比如说,我们要把镜中的影像去除掉,与镜子没有关系。镜子在这儿放着,就在这儿放着,物来影现,有了物,镜子表面就有像;物拿开了,影像就没有了。这与镜子本体没有关系。讲破,破掉我们一切妄想执著就行了,这就是在修行。
你不要自己再立出来一条,这个修行嘛,就是要诵多少遍经,念多少声佛号,然后就登上几步天。这些对凡夫来说,乃至初地、二地、三地,都是方便说,这都是在凡夫境界的方便接应。上楼房一下子上不去,给你一个个台阶,一步步踏着上去,最终的目的是上到顶位,所以说这个台阶不算是果位。我们也是这样,你学习佛法,初地、二地、一直到十地,初发心、正信位、一直到究竟地。这是什么?这都是楼梯台阶,给你的梯子,佛菩萨怕你心地不够、心力不够,一下给你个大法(雨),怕把你浇灭了。所以给你给梯子,让你慢慢爬着上,上到哪儿算哪儿,一直爬到究竟地圆满处,那才是到了极顶了。不要刚上了一个台阶,哎呀,我终于看到了台阶下面还有这么多人啊,我证悟了!不再往上爬了。
其实最高处在哪里?最高处就在最低处。就没有最高处,最后你证得的是无得,无前无后、无高无低、无上无下。佛究竟的圆满在哪里?在六道中,在众生中,佛即是众生。但是世人凡夫的人,发出离心,证觉位,一步步地上,总以为有一个最后的果位。就像凡夫,你是什么一年级的、中学大学毕业、硕士博士、博士后······,总以为有一个最后的果位存在,总以为有最低有最高,有开始有最后。其实佛法里面没有这样,地球是圆的,佛法也是圆的,本来就是转着的,是无始无终的东西。你非要讲出一个始终,开始点哪里?终结于哪里?最低在哪里?最高在哪里?怎么找啊?其实你这是对佛法的一种偏离了,是故此义,唯佛能知。
——《大乘起信论要解》